女团发源地
㈠ 乒乓球的起源
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技巧性为主,身体体能素质为辅的技能型项目,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
乒乓球为圆球状,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53-2.70克,白或橙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等数种。
㈡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的改革 :1927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的,球弹出后速度慢、力量小,没有什么旋转技巧;打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球在两者之间推来推去。
(2)女团发源地扩展阅读:
乒乓球的打法
1、直拍快攻打法,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国传统的打法,刘国梁他使用的就是直拍快攻打法。他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胶,反面反胶。打法是直板正胶快攻的传统左推右攻,后期刘国梁也加入了一定的直拍横打。在打法风格上,先快再凶,还要有变化。
2、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这个打法的代表人物是马琳。他严格来说是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加直拍横打,但有段时间,马琳也会运用我们传统的直拍反面攻的技术。
这个打法对于运动员要求发球抢攻能力强,对下旋球能起板突击,正手连续进攻好,对反手位的球也有较好的实力。推挡能加力后侧身进攻,反手反面能连续拉冲弹打。
3、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是目前最主流的打法。也是现在马龙、张继科这些超一流运动员的打法。
在早期,我们的横拍打法学习自欧洲,孔令辉就是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代表。他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明显的漏洞,相持能力很强。随后这种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王励勤,此时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得正手得天下的思路,所以中国运动员的正手位能力,要突出很多。
4、横板快攻结合弧圈可以说,现在的横板弧圈快攻打法比较少了。 目前比较活跃的是瑞典选手卡尔松。这种打法既有横板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又有弧圈球的旋转技巧。既能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又能以旋转相持过渡和反击。
我们国家队之前的一名老队员詹健也是这种打法。
但是这种打法在正手相持时,对站位和击球点、发力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命中就有可能直接得分,但同时失误也多,对选手的能力是个考验。
5、横板削球,削球打法是个古老的打法,在现代乒乓球的初期,他是最主流的打法。但是随着发展,削球也不是一味的防守,削球也成为了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的手段。削球打法对于步伐的要求很高。因为这种打法,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大,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击球技术正确。
㈢ 乒乓球起源于哪谁发明的因为什么发明的
起源和发展
乒乓球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隔一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击球的一项室内运动。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末网球盛行的英国,当时,英国有些大学生,在室内曾以餐桌为球台,模仿网球来玩,后作为一种室内游戏在英国流传开来,并被命名为“桌上网球”。在乒乓球出现之后,许多游戏和玩具生产商立即闻风而动,给这种新游戏起了带有各自国家特色的五花八门的名字。其中,“乒乓”模仿了球拍击球以及球落在球台上时的声音,这是英国的一家玩具公司在1900年给它的这种“新式草地网球”注册的名称。很快,乒乓球便流行开来,它更像是将网球从宫廷搬到了平民百姓的普通家庭当中。
到了20世纪初,这项运动流行于欧洲,所用的球也发展到空心的赛璐珞球。1926年英国伦敦举行了第1届欧洲乒乓球锦标赛。期间,又召开了第1次国际乒联全体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正式成立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决议和国际乒联的章程以及比赛规则,选出了领导机构成员,并将欧洲锦标赛更名为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自1926年以后每年举行1次,1940年——1946年因第2次世界大战而中断。1957年以后,改为每2年举行一次。从1926年到1952年的20多年间,参赛的多是欧洲国家,运动员普遍使用胶皮拍,以削球防守打法为主。到1952年在孟买举行的第19届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队不仅在球拍上,而且在打法上作了大胆的革新,首次使用了海绵拍和全新的直拍正手长抽的打法,突破的欧洲选手的稳固防守,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和女双4项冠军。60年代初,日本队又发明了弧圈球和海绵反胶球拍;中国队则推出直拍近台快攻和长球削球的打法,较量下来,中国队在第26、27、28届世乒噻中共夺得11项世界冠军,世界乒坛的优势传到了中国。进入79年代以来,欧洲选手在世界乒坛的新形势下,弃守为攻,将日本的弧圈球和中国的近台快攻结合在一起,结合欧洲的特点,构成了一种既有速度又有旋转、两面进攻、能拉能打、能快能慢、能近能远的新打法,从此,欧、亚实力形成对峙。
㈣ 简述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中国乒乓球运动兴起的关系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国。开始是由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购回10套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项活动。当时的乒乓球拍是木拍,板面光滑,很难使球产生旋转,所以打法只有推挡和抽球两种。
㈤ 为什么乒乓球的起源地不是中国,而中国的乒乓球队却这么牛
因为在中国乒乓球是一个从小孩到老人都爱玩的运动,说是全民运动也不为过,而且在小区,学校也经常举办乒乓球比赛,这让全民都酷爱这项运动,而且玩得好的人太多了,所以中国的乒乓球才能这么牛。
㈥ 刘些宁被吐槽人还没火就开始飘了,这件事的吐槽起源是什么
吐槽的起源就是刘些宁在综艺真人秀里面可能有点太耿直,说话就让粉丝们误会了。我觉得女生在一起,互相怼都很正常。只要不太过都可以接受。
估计刘些宁以后也不能一直是女团的形象。她应该要转型去演戏才能在娱乐圈里生存吧。以前的超级女生,快乐男生都是在选秀的之后,出道就是巅峰。比赛结束就没有什么人来看了。好多都成了娱乐圈里的透明人。遭遇特别可怜。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星再怎么不红还是比我们普通人有钱的。
刘些宁在韩国待这么些年,确实打扮造型都非常韩系。可以给人甜美可爱的感觉。我觉得这也是她的优势,希望她以后能在节目里好好表现,变得更加有情商一点,这样才能收获大家的喜爱。
㈦ 素有儒家文化发源地之称的山东都出过哪些影视明星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山东的影视明星是非常多的。

靳东也是来自于山东,伪装者,琅琊榜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他的老干部人社也是收获了一大片迷妹的喜欢。
唐国强的家乡也是山东,唐国强被称为奶油小生,想不到吧。外表如此粗犷,但却被这样称呼,实际上是因为他爱吃奶油,不过他年轻时和现在的小鲜肉比起来也是毫不逊色。
马天宇也是来自于山东,现在在娱乐圈也有一定的地位。宋茜也是一位山东明星,不过她当年在韩国女团出道,我当时还以为她是韩国人呢,实际上宋茜可是一个山东人。
㈧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有那6个阶段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有那6个阶段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思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然而,台湾地区和日本则称之为“桌球”,意思是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
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 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
1926 年以前,乒乓球作为体育项目在英国和匈牙利开展较为广泛。嗣
后,前德国、南斯拉夫、瑞典、奥地利、奥大利亚、前捷克和斯洛伐克、美
国、埃及等国都较为发达并参加了世界比赛。1926 年~1951 年共举行了十八
届世界锦标赛,锦标赛的地点除 1939 年在埃及外,其它均在欧洲国家。参加
比赛的也主要是欧洲队。在十八届锦标赛共 117 项(本应 118 项,由于第十
一届女单决赛没有能确定冠军,故为 117 项)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 8 项
冠军外,其余 109 项全部为欧洲选手所得:匈牙利获 57.5 项(有 3 项双打与
奥地利及苏格兰选手合作),成绩最突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 25.5 项(1 项
混双与罗马尼亚选手合作);英国 10 项;奥地利获 5 项;罗马尼亚获 4.5
项;法国获 4 项;波兰获 1.5 项;苏格兰获 1 项。这里找不到亚洲和非洲选
手的名字。因而,这段时间欧洲占绝对的优势。
在技术上,这段时间的前期,主要以欧洲的稳削打法占主导地位。当时
由于网高(17 厘米),台窄(宽 146.4 厘米),球软,因而有利于削球打法。
第十一届锦标赛之后,对规则作了重大的修改,把球台放宽到 152.5 厘米,
把球网高度降到 15.25 厘。与此同时,限制了比赛时间,规定了“轮换发球
法”,这些改变为攻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此,削攻结合的打法逐渐发展
起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以攻为主的新打法。但由于攻球技术尚未达到足以
能对付削球的程度,因此,这一时期以削为主和削攻结合的打法占居世界乒
坛的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1952~1959 年)日本队进入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 1928 年就加入了国际乒联,但他的队伍迈进世界乒乓球锦标
赛行列却是 1952 年在孟买举行的第十九届比赛。尽管他们首次参加锦标赛,
但却震动了整个世界乒坛。他们以直握球拍长抽进攻型打法展现了它的锋
芒,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冠军。其后,又在第 21~25 届的世乒赛中
蝉联男团桂冠,获第 19、21、22、23、24 届男单冠军,第 23、24、25 届女
单冠军以及多次女双、男双、混双冠军共 24 项。尤其是在第 21 届界男、女
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到了第 25 届达到全盛时期,日本队夺走了 7 项冠军的
6 项(男单冠军为中国的容国团所获),女单、男双、女双均是在他们自己
队员之间进行争夺。
日本队取得偌大成绩的原因,一是有所发现,佐藤博治在第 19 届比赛中
成攻地运用了海绵拍,在一定意义上将乒乓球技术推进到快速阶段;二是打
法的独创;三是运动员勤奋努力。他们的技、战术独具一格,并在这一阶段
中始终坚定不移,从而冲破了欧洲的削球防线,解除了保持二十多年优势的
欧洲“禁区”,而将乒乓球技术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乒乓球运动的优
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 年)中国和朝鲜队的崛起
五十年代末,正当日本处于高峰状态时,中国运动员容国团以其独特的
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第 25 届世乒赛中连续打败许多世界强手,为我国夺得
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1965 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快速进攻打
法和旋转多变并配以有效反攻的积极防守打法,获得 11 项世界冠军。在第
28 届世乒赛中,中国队获得 5 项冠军,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进入世界先进
行列。中国队的成功,把这项运动在快速和技术全面发展方面推向了一个新
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创造的具有“快、准、狠、变”独特风格的近台快攻和
“稳、低、转、攻”为技术风格的削球打法,把世界乒乓球技术大大向前推
进了一步。
六十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 29 届和 30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
项锦标在日本与欧洲和朝鲜各队之间进行争夺。进步较快的朝鲜男队,在第
29 届中连续打败许多欧洲强队,获得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这两
届的大部分冠军还是被日本运动员夺走,瑞典运动员获 29 届男双冠军,前苏
联女队获 30 届团体冠军,这表明欧洲水平开始回升,但亚洲仍处领先。
第四阶段(1971~1979)。欧洲的复兴
欧洲人从五十年代负于日本,六十年代败于中国之后,整整用了 20 年的
时间,经过反复的摸索,不断的总结,终于明确了自己技术发展的方向,形
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欧洲吸取了日本弧圈球特点和中国快攻技术的优点,
创造了适合他们特点的以弧圈为主和快攻结合的新型打法。1971 年瑞典的本
格森夺取 31 届男单冠军。32 届瑞典男队又获团体冠军。33 届的男单决赛是
在匈、前南斯拉夫两国选手中进行。到了 35 届匈牙利选手从中国队手中夺走
了男子团体冠军。在此期间,欧洲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乒乓球运动在
欧洲复兴,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
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第五阶段(1981~1987 年),世界打中国,中国打世界
中国队在第 36 届世界锦标赛中夺得 7 项冠军后,世界乒坛各国选手都以
战胜中国队为目标。在 1981 年~1987 年中,中国队虽几经波折,但终于顶
住了来自世界诸强的冲击,在 37、38 届和 39 届世界锦标赛中均获得六项冠
军。这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之作。
37 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在争夺小组第一和最后决赛时,两次与新崛
起的瑞典队相遇。小组赛时中国队埋伏了蔡振华,瑞典队保留了“神童”瓦
尔德纳尔和阿佩伊伦,结果,中国队 5 比 0 胜。决赛时,中国队以江加良打
先锋,蔡振华任主力,谢赛克压阵。双方斗智,中国选手占上风,抓住了瑞
典队的痛处。江加良旗开得胜,先打掉“神童”,谢赛克不敌瑞典头号选手
阿佩伊伦,一平后,中国队连胜四盘,以 5∶1 捧杯。赛后,专家评论说,中
瑞决战,打成 5∶2、5∶3、5∶4,甚至倒过来打成 4∶5,都不会令人感到奇
怪。两队水平接近,中国人发挥了智慧,研究了战术,才获得大胜。
39 届锦标赛最令人激动的一幕,乃是被誉为“世纪之战”的男单决赛。
江加良第一局失利,顿时,体育馆里开了锅,一些观众狂呼着瓦尔德纳
尔的名字,巴望他一举击败前一届的世界冠军。
第二局开始,江加良再度落后。滕毅急不可耐,像是冲着教练在喊:“告
诉他,我看,只有突击!”此时,只见江嘉良使劲下蹲几次,又跳跃几次,
还在场边跑了一圈。兴奋!他的头发飘抖着,象烈马的鬃。
江加良确实要拚了。这时,江嘉良按照教练事先布置的计划,开始改变
战术。他频频起板,连胜三局。在最后一局,江加良曾以 16 比 20 落后,但
他不慌不忙,一分一分地追,终于顶住了,扳回来了。他惊人的意志力和杰
出的球技完全征服了全场观众,原先的“倾向性”没有了,人们一起站起来,
高举双手,冲着江加良欢呼:“江加良!”“中国!中国!”……
江加良哭了,在场的不少中国人都哭了。当地报纸写着:“两人的球技
达到这样高的程度,江加良的意志力如此惊人,令人难以置信。”“瓦尔德
纳尔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第一号球星——江加良,而是培养了一大批世
界冠军的集体。”
1989 年——中国男队败走麦城
日月轮转,时光流逝,中国男队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欧洲诸强,尤其是
瑞典队决心在新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同一个地方——德国多特蒙德
市,向中国的“长城”发起最强烈的冲锋。
1989 年 4 月 4 日晚 6 点,男团决赛在威斯法伦体育馆进行。瑞典与中国
的啦啦队都狂热地挥舞着各自的国旗,喊着、唱着,劲头比即将上场的运动
员还要激烈。
中国上场的是江加良、滕毅和陈龙灿。瑞典队上场的是阿佩伊伦、瓦尔
德纳尔和佩尔森。应该说,从实力和气势来讲,瑞典队都略胜一筹。比赛开
始了。
第一盘江加良对阿佩伊伦。第二盘滕毅对瓦尔德内尔。虽然均以 1∶2
败下阵来,但客观地讲,江、腾二员老将已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尽了自
己最大力量,这两场打得相当精彩、好看,让观众觉得确实是力、旋转与智
慧的结合,是一幅飞速流动的画面。第三盘陈龙灿发挥失常,仍以 1∶2 的比
分败下阵来。
前 3 盘球竟然接连败北,残酷的局势是中国队绝对没有料到的。而此时的瑞典队,士气大增,个个如打足了气的皮球,异常活跃。第 4 盘江加良 1∶
2 负于瓦尔德纳尔;第 5 盘陈龙灿再次败下阵来。0∶5,中国队惨败,一个
残酷的现实摆在中国
中国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中国队的打法、技术落后了”,尽管在感情上中国人不愿接受这事实,
但理智上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自从中国队在第 36 届全面登上世界高峰囊括全
部七项冠军后,成绩逐渐开始下滑,而欧洲队开始逐渐上升。七十年代至八
十年代初期,欧洲弧圈球的两种流派,是以瑞典、前捷克和斯洛伐克、前苏
联为代表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和以匈牙利、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弧圈结合快
攻打法。特别是他们的大力弧圈球,从 36 届到 38 届,曾给中国队以很大威
胁。38 届以后,这两种流派逐渐趋向合流,表现在: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更为
紧密,过去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加强了旋转,而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加快了速
度。普遍运用前冲弧圈,高吊弧圈已较少见到,前冲既快又转,落台后反弹
低、冲力大,加上大量使用扣杀及弹打,球的性能及凶狠程度,已大大强于
以往。同时,前三板球普遍凶狠,发球的质量及多样化,已非昔日可比,台
内球技术及出台球技术,已一改过去被动局面,往往使中国队难以上手而逐
渐失去前三板优势。
面对着欧洲新技术打法的挑战,中国乒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唯有创
新,别无出路”。几年来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直拍反面进攻技术。
年青的 I7 岁小将刘国梁运用该技术,在 1992 年中国国际乒乓球大奖赛中连
克瓦尔德纳尔等欧洲名将和朝鲜的李根相,已初见成效。
在训练体制上,中国队也迈出了改革的新步伐——建立乒乓球训练集团
军。成立东、南、北三大乒乓球训练集团军。东集团军包括华东 7 省市,南
集团军包括中南 5 省和西南的云、贵、川,北集团军包括三北(东北、华北、
西北)10 省市和解放军。集团军的成员为本年度全国锦标赛、乒协杯赛和全
国青年锦标赛以及其它重要比赛的名列前茅者,(国家队选手除外),重点
布局省市和有基础的省市也可选派。所有队员年龄均限制在 15 周岁以上。
经过乒乓球界几年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可以说,中国男队已从低谷走
出,女队将更上一层楼。1991 年末举行的世界杯团体赛中,中国男女队双双
夺魁。中国女队以较大的优势 3 比 1 和 3 比 0 胜了匈牙利和日本队进入决赛,
3 比 1 战胜了韩国队蝉联世界杯女团冠军。
中国男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 3 比 0 胜韩国队。半决赛时,中国队对朝鲜
队。
决赛是由马文革对瓦尔德纳尔拉开战幕的,历史上两人交手是六比一,
马文革唯一赢的一次正是在这次世界杯团体赛上。以往输球关键是吃发球,
再则是跟不上这位被称作“游击队长”的变化。这天马文革接发球比较顺利,
同时坚持在战术上以我为主不让对手牵着走。第一局马文革在 8∶16 落后情
况下追至 20∶19 超出,虽然未赢这一局,却在精神上压倒了对手。第三局马
文革曾以 12 比 16 落后,当他紧追不舍到 16 平时瓦尔德纳尔已感到不妙要
输,士气旺盛使中国队打响了第一炮。
瑞典队第二个上场的是卡尔松,他在一周前的匈牙利公开赛男单中刚淘
汰过王涛,但这场比赛却判若两人。显然是主将瓦尔德纳尔失利使瑞典队军
心动摇,王涛积极进攻,卡尔松被动招架,中国队 2 比 0 领先。
第三场王浩上场了,从技术实力分析,这是最有把握的一分。结果王浩
不负重望赢得了致胜的一分。这样中国队最终以 3 比 0 胜瑞典。重新夺得男
团冠军。
1992 年,在举世瞩目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赛上,中国运动员以其精
湛的球技,高昂的斗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三枚金牌、二枚银牌和一
枚铜牌的优异成绩。
中国的两对女双选手邓亚萍/乔红和高军/陈子荷,在分组循环赛和第二
阶段淘汰赛中,对外国(地区)选手保持不败纪录,在决赛中分获冠、亚军,
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和银牌。
两对男双选手吕林/王涛和马文革/于沈潼。吕林/王涛在小组赛中先后以
2∶0、2∶1 取得对朝鲜崔敬涉/李根相和克罗地亚普里莫拉茨/舒尔贝克的两
场胜利,又以两个 3∶1 击败法国盖亭/埃洛伊和世界杯男双冠军韩国的金泽
洙/刘南奎,决赛中又以 3∶2 力克第 40 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德国的费茨纳尔/
罗斯科普夫,五局比分的总和是 99∶98,吕林/王涛净胜一分,为中国队再
添一块金牌。
在女子单打中,邓亚萍和乔红在两个阶段中对外国(地区)选手的全部
比赛均未失一局,取得了决赛权,并分获冠亚军,为中国再添一金一银。至
此使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突破 23 届奥运会的纪录。中国队的另一名女选手陈
子荷在 1/4 决赛中以 1∶3 负于朝鲜李粉姬,未能进入半决赛。
男子单打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赛竞争最激烈的项目。中国队的三名选手
中,吕林在小组赛中因负两场未能出线。王涛在小组赛中连胜 3 场后,又以
3∶0 战胜波兰名将格鲁巴,在 1/4 决赛中 2∶3 负于了韩国的金泽洙。另一
名选手马文革以连胜 3 场的成绩进入第 2 阶段决赛。马文革以两个 3∶0 战胜荷兰哈尔丹与 41 届世界锦标赛男单冠军瑞典的佩尔森进入前 4 名,在半决赛中以 2∶3 负于本届奥运会第一号种子选手法国的盖亭而获铜牌,突破了汉城奥运会上中国男单选手与奖牌无缘的记录。
中国的乒乓健儿,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演,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仍是
世界第一。
㈨ 兵乓球起源于哪里
<乒乓球的起源> 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分别站在球台的两端,在球台中间隔放一个球网的球台上,用手中的球拍,把对方打过来并击中本方球台的球,还击到对方,这样打来打去的一项球类的运动项目.它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的运动.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网球有着密切的联系,乒乓球运动英文名为Table Tennis即为桌上网球.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洲.据记载:大约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受到网球运动的启示,在一些英国大学生中,流行着一种极类似现在乒乓球的室内游戏,发球时,可将球直接发到对方台面,亦可把球先发到本方台面再跳至对方台面.球拍是空心的,用羊皮纸贴成,形状为长柄椭圆形.为了不损坏家具,在橡胶或软木实心球外,往往包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有时,在饭桌上支起网来打;有时索性就在地板上用两个椅子当作支柱,中间挂起网来打.虽然打起来不十分激烈,但颇有一番乐趣.这种游戏当初叫做<弗利姆——弗拉姆>( Flim-Flam )又称为<高西马>(Goossime).没有统一规则,有10分\20分为一局的,也有50分或100分为一局的. 自从一位名叫詹姆斯·吉布(James Gibb)的英格兰人到美国旅行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弹性很强.于是,他就将这种球稍加改进后,代替了软木球和橡胶球,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广起来.由于用拍击球和球碰桌面时发出的是"乒"乓"的声音,所以"乒乓"的名字也就由此产生了.最初乒乓球是一种宫廷游戏,欧洲贵族间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逐渐流入民间.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1.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我国乒乓球运动是在1916年开展起来的,早期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的教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有球台九张,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1918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的乒乓球联合会和其它一些组织,不少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人参赛,先胜六盘者为赢.同一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1935年/1948年曾举行过两次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此前此后举行过各种规模的\相当数量的国内\国际乒乓球比赛. 2.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开展 (1)五十至六十年代开始领先于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50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到1959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界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崛起.1961年我国主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届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力争上游,一举夺取了3项冠军,包括争夺最激烈的男子团体冠军奖杯——思韦斯林杯.从此,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到了世界前列,突出的成绩,带动了全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形成全国乒乓球运动热.1965年男女队共获得5项冠军,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震动了世界. (2)七十年代技术创新/改革与发展 由于文化革命的影响,我国乒乓球运动受到了一定影响,1971年脱离两届世锦赛的中国运动员重返赛场,参加了第31届世锦赛,在此次大赛中,中国队夺回了斯韦思林奖杯,同时夺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开展了著名的"乒乓外交",运动员的互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在技术上,欧洲选手已吸收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创造了横握球拍,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打法.此时中国队在技术指导思想上也有所发展和创新,即在原有的"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转"字,直板正胶普遍增加了上旋球,随后1973年(32届)至1979年(35届)中国队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破弧圈球方面也有了新技术,挑选了一批队员改打直板反胶,形成了新型的直板反胶进攻打法,以及还有横直板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倒板"打法.在此期间,中国队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队保证常胜的唯一途径,发球的创新,侧身高抛发球,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加力推以及侧推,推下旋/推挤,这些技术都是在弧圈球的逼迫下探索出来的新技术.这些探索和创新,为80年代中国队的提高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八十年代培养新人再创辉煌 中国队在第32届/35届/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中分别负于瑞典队和匈牙利队.在1981年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中国乒乓健儿经过奋勇拼搏,夺得了7项冠军,创造了乒坛历史上的奇迹,中国在奥运会中占据了乒乓球项目的优势,中国队在这一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大胆启用新人,人新球艺新.新的一代运动员成长起来,几乎获得所有乒乓球比赛的金牌. 在80年代的5届世乒赛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总数的80%,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吸引了各国加强对中国队的研究,中国队的优势受到潜在的威胁. (4)九十年代为国争光永攀高峰 九十年代世界乒坛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在第41届世乓赛上男队成绩跌至第七名,女队也在决赛中败给朝鲜南北联队.第40届和41届世乓赛的失利,中国队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管理,树信心,搞技术创新,加快对新人的培养.在第42届世乓赛上,中国队夺得女团/男双/女双和混双四项冠军和男团亚军.队伍终于走出低谷,为中国乒乓球再创辉煌打下基础. 此后,中国队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最顶峰,在44届和45届世乓赛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辉煌.为长盛不衰四十年的中国乒乓球在"小球时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观参加世界锦标赛50年的历史,中国乒乓球运动有过领先于世界,有过失去领先的痛楚,但是,值得国人引以自豪的是:长期形成的"乒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懈的奋斗,不屈不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