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泡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泡沫呢

①喷洒水。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通过喷洒水流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气泡, 来减少泡沫。打散的污泥颗粒部分重新恢复沉降性能,但丝状细菌仍然存在于混合液中,所以,不能根本消除泡沫现象。
②投加消泡剂。可以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杀菌剂,如氯、臭氧和过氧化物等。还有利用聚乙二醇、硅酮生产的市售药剂,以及氯化铁和铜材酸洗液的混合药剂等。药剂的作用仅仅能降低泡沫的增长,却不能消除泡沫的形成。而广泛应用的杀菌剂普遍存在负作用,因为过量或投加位置不当,会大量降低反应池中絮成菌的数量及生物总量[2]。
③降低污泥龄。一般采用降低曝气池中污泥的停留时间,以抑制有较长生长期的放线菌的生长。有实践证明,当污泥停留时间在5~6 d时,能有效控制Nocardia菌属的生长,以避免由其产生的泡沫问题[8、9]。但降低污泥龄也有许多不适用的方面:当需要硝化时,则污泥停留时间在寒冷季节至少需要6 d,这与采用此法矛盾;另外,Microthrix parvicella和一些丝状菌却不受污泥龄变化的影响。
④回流厌氧消化池上清液。已有试验表明,采用厌氧消化池上清液回流到曝气池的方法,能控制曝气池表面的气泡形成。厌氧消化池上清液的主要作用是能抑制Rhodococcus菌,但利用此法在几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实际操作时,并没有取得象实验室那样的成功。由于厌氧消化池上清液中含有高浓度好氧底物和氨氮,它们都会影响最后的出水质量[5],应慎重采用。
⑤投加特别微生物。有研究提出,一部分特殊菌种可以消除Nocardia菌的活力,其中包括原生动物肾形虫等。另外,增加捕食性和拮抗性的微生物,对部分泡沫细菌有控制作用[5]。
⑥选择器。选择器是通过创造各种反应环境(氧、有机负荷或污泥浓度等),以选择优先生长的微生物,淘汰其他微生物。有研究报道:好氧选择器能一定程度地控制M.parvicella,但对Nocardia菌属无大影响;而缺氧选择器对Nocardia菌属有控制作用,却对M.parvicella无作用[10]。(hy6969132)


泡沫问题原因很多,要看具体情况,除了上面那位说的原因外,以下几种也可能造成产生大量的泡沫.1.水中磷酸盐含量过高也会产生泡沫
2.水中含有表活性物质
3. 丝状菌过量生长会导致菌胶团携带大量空气从而在水面形成稳定的,难以去除的浮渣泡沫,现在已证明丝状菌的过量生长是生成泡沫的主要原因
4.如果废水中含有过量的脂肪酸,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较长,污泥回流率较低,较低的F/M比会造成丝状菌的过量生长,导致泡沫产生.


消除和控制:
常用的有:表面高速流喷射,
控制污泥停留时间
提高回流比和F/M比
消泡剂的使用
以上的问题不是效率不高,就是成本高
目前有种被称谓:FFO的工艺可以借鉴,即可从工艺设计考虑
FFO操作技术是养分与贫缺技术的英文的缩写,是根据丝状菌和普通菌的生长动力学的区别为原理而设计的二段活污方法(大家应知怎样做了吧)
初级为高F/M,0.8左右,低回流比0.06左右,二级为低F/M0.2左右,高回流比0.21左右
哈,只要控制住老丝的生长,问题就好解决了


泡沫主要分化学泡沫和生物泡沫两种。
化学泡沫由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一些工业用表面物质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作用下形成的,随着活性污泥的增多,大量洗涤剂或表面物质会被微生物吸收分解掉,泡沫也会逐渐消失。加消泡剂是可以的,或者可以加粉末活性炭,即能吸附一些活性剂和有害物质,也能提供生物载体,增加生物量。
入流污水中含油及脂类物质较多的处理厂或气浮池浮渣去除不彻底的处理厂易产生物泡沫,主要为诺卡氏菌造成的。检查你的汽浮池,看是否是气浮池没调试好(包括汽水比、释放器是否受阻、加药系统及进水量是否太大)。关键是要能把油脂类物质去掉。

㈡ 如果娱乐圈的泡沫经济破裂会造成什么后果和影响

影视,报刊,媒体,广告,甚至奢侈品都会受到影响,呵呵

㈢ 邓紫棋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泡沫》,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歌手邓紫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她是中国香港女歌手,推出个人首张《G.E.M.》E而正式出道,获叱咤乐坛生力军女歌手金奖。

之后,邓紫棋还坦言,我们分开的时候,这首歌还没有出,可是在歌出了三个月之后,我们又在一起了,又见面复合了

但是短暂的复合或许只是辉煌反照,我们都知道,后来两个人最终还是分手了,对于原因,邓紫棋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猜测到,与两个人的性格或者是追求的不同是分不开的。

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结婚,然后一直走下去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娱乐圈这样一个复杂的地方,或许有的时候可以出现像邓紫棋这样的短暂复合的小插曲,但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却不是这个,但是不管怎样,还是祝福吧!





㈣ 泡沫化是什么意思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版金融证券权、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关系.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㈤ 吴谨言《延禧攻略》魏璎珞之后已经七连扑了,流量明星的泡沫到底有多严重

其实有很多明星都能够让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关注,并且一些明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且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一些明星真的是值得我们去支持,而且他们也是真正的有实力的没进他们能够让自己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而且他们也能够为娱乐圈带来更好的进一步,他们是有能力的,而且他们也是有才华的,他们能够让自己一个更好的进步。其实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有能力的明星,而且我也佩服那些能够让自己十分敬业的明星。

但是也有一些明星不能够称之为是真正的明星,而且也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因为有一些明星可能是一些流量明星,他们只是短期的。能够红起来,而且也只是短期的被我们重视,而我们是不会长期地去喜欢那些明星的,而且我们也觉得那些明星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能力,而且也不能够去让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明星不值得我们去支持。吴谨言《延禧攻略》魏璎珞之后已经七连扑了,流量明星的泡沫到底有多严重?我认为很严重,之所以很严重,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流量明星不能够有一个长远的关注度。

其实我觉得流量明星的确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泡沫,而且也可能会危害到娱乐圈,并且可能会导致娱乐圈内一些乱象的发生,因为流量明星的确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关注度,而且也不能够让自身有一个比较长远的支持。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㈥ 现在的娱乐圈是泡沫经济吗这个泡沫有多大大概什么时候会破裂

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

㈦ 为何娱乐圈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趋于低龄化

因为现在好像比较流行小鲜肉这个词。越小长得越帅。而且她们的跳舞能力也特别棒。现在主要是靠流量来蹭热度,年龄越小,他们的流量就会变得越高。更加容易成为流量小生。然后就会更加有辨识度。

㈧ 泡沫化是什么意思

经济的角度讲,好比一间公寓,实际价值70万,但是被炒(竞相出高价或者提价转手出卖)到了100万,这里30万就是泡沫。泡沫增多的趋势,就是泡沫化。

㈨ 求一些娱乐圈的专用名词及解释

一、粉丝文化
在粉时代,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的广为传播和日益盛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文化,而绝非只是简单的追星和崇拜,正是具有了这种文化基础和精神,粉丝现象才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迅速蔓延。总结来看,粉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粉丝群体的团队精神。他们为了自己喜爱对象的成功,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从陌生人迅速成为同一个群体,拥有同一个信念,为了同一个目标,紧密的团结在一起,那就是为了把自己喜爱的对象推选为最闪耀的明星。

其次是粉丝们那种喜欢就勇敢表达出来并鲜明支持的率真精神。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对象,但是之前的追星族很多都把这份爱藏在心中,默默的喜欢,而当前的粉丝,喜爱一个人(事、物),却是极勇敢得表达出来,并站出来鲜明支持,不藏着,不掖着,完全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感情。

第三是粉丝积极主动、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之前很多的追星族,大多停留在单纯的喜欢上,最多是购买与明星有关的物品。而真正的粉丝,却是为了自己喜爱对象的成功,积极主动,甘于付出,除了喜欢,还有不懈的行动。这种奉献和付出,不只是表现在感情上,还有金钱和时间精力上。正是因为这种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很多选秀明星才会脱颖而出,一举成名,而粉丝自己也在这种奉献和付出中成长和成熟。

第四是粉丝与喜爱对象患难与共的忠诚精神。这种精神尤其表现在选秀明星的粉丝身上,他们喜欢选秀明星时,对方还只是和自己一样的平民,他们与喜爱的对象患难与共、一起成长和成功,尤其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不离不弃,即使对方没有成为最闪耀的明星,但是依然坚定地喜欢她(他、它),支持她(他、它)。

第五是粉丝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的“PK精神”。相对于选秀选手的“PK”,粉丝之间的“PK”不只是表现在才艺上,还表现在投入的感情、精力和金钱上,更有在组织、管理和统一协调等各个方面的“PK”,这种“PK”不只是表现在粉丝对明星的喜爱上,还表现出一种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的“PK精神”,正是具有这种“PK”精神才可以让粉丝与喜爱明星一起成长和成熟。

正是因为具有以上五种精神所蕴含的粉文化,才造就了当前选秀活动模式的巨大成功,更是借机推选出一个又一个的“草根明星”。当然,在现阶段,粉文化由于刚刚初具雏形,所以还有待于日益完善和成熟。但是以上五种精神,都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理念,希望每一位粉丝,不只是把这种精神单纯用在自己喜爱明星的身上,在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中,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也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相信自己一定也会和自己喜爱的明星一样,成为一颗同样成功的闪耀之星。其实,这种精神,在任何人身上也同样适用。

二、恶搞
恶搞(恶搞、くそ、KUSO、Parody)滑稽模仿及其引伸发挥。
三、选秀
四、炮轰
五、炒作

㈩ 什么是经济泡沫化和娱乐圈的潜规则

经济泡沫是指价格对价值的背离。一种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随着供求变化而经常波动,但是这种波动总是围绕产品的价值进行,一般不会太多背离生产产品时花费的成本,时而高于其价值,时而低于其价值,从长期看,价格与价值相符。这时的经济泡沫是合理的经济泡沫。如果价格(主要是资产的价格)不适当地高于其价值,陡然升高,引起众多人的追捧,使价格进一步升高,出现一派“繁荣景象”,就要警惕泡沫经济的发生,泡沫经济中的经济泡沫膨胀得超出合理的水平,严重背离其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价格上涨就会演变为泡沫经济,加大经济风险,有害个人也有害于国家。

什么叫“潜规则”?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潜规则”,既不公开,也不透明,也决不会将它的“规则”内容?知于他人,但是,其“规则”的内容谁都明白,它比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厉害,还要严厉,人们都在默默恪守、心照不宣地维护它,而且,谁不遵循这种“规则”,谁就会受到这种“规则”的排斥、惩罚,“潜规则”很具有“杀伤力”,所以,一般人都很是“惧怕”这种“潜规则”,相互牵制,然而,你必须要学会它、“尊重”它、实施它,不然你就根本进入不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圈”中,即便是进入进去也会发现自己无法生存,无法为这个圈子所认同,很快就会被这个“圈”所抛弃。

一般来说,在“潜规则”盛行地区,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元规则” 、“明规则”)空际上就是制度上的一种装饰品。

如今社会流行“潜规则”

如今社会流行“潜规则”,甚至可以说是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有,到处可见。

譬如,在演艺圈,多年来一直忽明忽暗地流行在这个圈里的女演员“先上床、后上戏”的“潜规则”。年轻的女演员想要早日成名,往往要付出其“演技”以外的代价,娱乐圈内的投资方老板、导演,掌握着有姿色演员成不成名的大权,为所欲为就无所顾忌了,文艺界的丑闻往往由此而起。

在足球圈,中国人民对足球圈的黑幕、黑哨愤怒了多少年,然而却最终只是曝出了龚建平在甲B吹一场球拿几万元钱的案子来。“黑哨”难道就只是龚建平一人?它的“主战场”究竟在哪儿?有的足协领导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俱乐部主人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足球队的教练们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大牌球员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这是这一圈?必须遵循的一种“潜规则”。

教育界。黑龙江省一大学300名大学生为使考试成绩“及格”,由学生王某出面,每人收取50元,送给“自然辩证法”的授课老师于某,于某收钱之后,利用职务之便,要求评卷教师为学生提高分数,使所有送钱的学生成绩均获得通过。300名学生如此大规模地向自己的授课教师行贿,在中国教育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似乎已达成了某种默契。送者不觉不当,受者不觉可耻,学生的送与教师的收配合默契。都是在按照这个“规则”行事。行贿本来是一件极为可?之事,但在这里,它却成了很多学生普遍认可的一种“规则”。

政府机关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制度规范缺乏、制度意识的淡薄,提高收入怎么办?就只能靠本部门的所谓“创收”,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去设置相应的“政策”,去靠“小金厍”,尽管大家都感有点过分,不太合法,甚至有点违法,但是大家都认可,都默认,甚至积极去实施。“红包”,同时也停止向上级供奉“陋规”和“常例”。但这是当时官场雷打不动的不正之风,“陋规”与“常例”也早已成为权力运作的润滑剂,

以上仅仅是一些部门的个别例子,一个领域、一个圈子?的“潜规则”多得“海”了。如今的“潜规则”的确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为什么“潜规则”中的“规则”是“潜”的?

为什么“潜规则”中的“规则”要用“潜”来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潜规则”,其原因就是这种“规则”藏于桌子底下的,匿在铁幕背后,很黑,很暗,很不光明,很不道德,也很丑陋,虽然它上不了台面,见不得公开,恰能左右“游戏”发展的方向和最终结果,所以,“游戏”的最后“胜利者”,并不是遵循“元规则”办事的人,而是那些对“潜规则”的得心应手者。譬如,在娱乐圈,“肉体红包”??“幸福易”??便是一种“潜规则”,漂亮女人想成为明星吗?那就必须要献上自己的贞操,为什么?因为你能不能成为明星的权力掌握在具有“点石成‘星’”的导演和制片人手中。所以,老艺人白韵琴就说得很白:“在娱乐圈要想红,就要肯‘身体力行’,最要的就是肯献出肉体,肯陪人睡觉,跟人上床。”想一想,这样的“规则”能将它公开出来吗?兵和将它“潜”起来,这就是“潜规则”的奥妙!

“潜规则”中的“规则”是谁制定的?

从本质上说,这些“潜规则”一般都是不清不楚的、不可告人的。“潜规则”中的“规则”是谁制定的?根据什么规则来制定这些“规则”的?谁都说不清楚,谁也没法说得清楚的。但是,有一点是绝对清楚的,即它的制定、实施都是围绕着“利益”两字,都是围绕着“金钱”两字,它的利益趋向是非常明显的,谁按照它的规则办事,谁就会获利,就会获得好处,而且,“潜规则”最后的利益获得者都是一些圈?的“龙头老大式的人物”,是一些有权势的人物,而且“潜规则”的收益者不是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帮人、一层人(当然是根据人的能耐大小来“分配”利益的)。所以,这群人、这帮人、这层人既是“潜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亦是“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获得者”,正因为如此,它就会形成一股势力,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是属于不可公开的“秘密”。

“潜规则”中的“合法伤害权”

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书中提出了“合法伤害权”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提的很好、很妙、很高。

在这个“合法伤害权”中有两个问题必须搞清:一是谁去执行这个“合法伤害”?二是谁是这个“合法伤害”的承受者?前者是“潜规则”中的“既得利益获得者”,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龙头老大式的人物”,另一部分是“分食‘潜规则’利益的一群人,两自会自动形成一股若明若暗的、自觉的去维护这种“潜规则”的恶势力,这股势力很厉害,看不见但让你感觉得到;后者则是试图破坏“潜规则”的“破坏者”(即一般所说的“改革者”、“革新者”),他们无法容许“潜规则”的存在,认为只要它存在一天,社会就无法进步,无法发展,所以,只要有可能,就要想方设法去破坏、去改造这个“潜规则”。所以,“龙头老大式的人物”和“分食‘潜规则’利益的一群人”一旦发现有谁不遵循或是发现试图破坏“潜规则”的“破坏者”的存在,就会采取各种措施让“他们”感觉到难受,让他们无法在这个圈子中生存下去。若是这个“他们”还“不识相”,还要敢于与“潜规则”抗衡或者破坏这个“潜规则”,那么,就会制造某一“事件”让你“难堪”,甚至让你身败名裂。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吕日周式的人物很难在他工作的地区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会感到特别“难受”?这就是吴思先生告诉人们的、在“潜规则”中流行的、由一群人制造的“合法伤害权”的“伤害”之结果。这就是“潜规则”中的“合法伤害权”之厉害。

那么,说了那么多,“潜规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则”呢?

“潜规则”是一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规则,是一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规则,是一种让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产生投机取巧心理的规则,是一种让人们对社会产生不信任的规则,是一种变相腐败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