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是怎么计算的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电视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燕南说,目前业内以人数而不是家户数为统计标准的做法更加普遍一些,刘燕南所著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是国内系统研究收视率的第一本专著。

■收视率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电视剧收视率能否和《新闻联播》比较?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提供收视率时采用这样的提法: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

刘燕南认为,两者没有可比性,首先电视剧和《新闻联播》不在同一个播出时段;其次,两者面临的不是同一个市场,《新闻联播》面向全国,而更多的电视剧是区域性的,面向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想以此来证明该电视剧的收视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其次,刘燕南介绍,在某些地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高于《新闻联播》,比如《还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视率达到60%,因为《新闻联播》是面向全国的,统计的基数太大。

那应该拿什么数据作为某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比较标准呢?刘燕南说,业内一般都是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所播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经创造过收视神话的电视剧作为衡量标准。

■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

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

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提供的收视率为何不一样?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用户就会糊涂了。”

■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

■相关链接

收视率之现实一种

根据2002年CSM提供的全国33个城市156个频道的电视剧报告,在晚间17:00到24:00共播出1564部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为3.57%,其中国内剧为1461部,平均收视率为3.70%。2002年,全国七个地区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是不同的,华北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东北是《末路之中国刑侦一号案》,华东是《射雕英雄传》,华中是《火凤凰》,华南是《风云必胜》,西南是《少林武王》,西北是《浮华背后》。

2004年北京地区各月的收视冠军(资料提供:央视—索福瑞)1月《天龙八部》11.5%,2月《关中往事》11.8%,3月《林海雪原》20.8%,4月《无盐女》10.1%

Ⅱ 收视率是怎么计算的

因为电视台会根据收视率的高低,投放广告的费用有高低
1,统计算法:以前用过的,在一个或者多个随机的小区或者住宿,进入调查【有概率性】
2,信号强度检测:(模拟运算)用专门的检测仪器,通过有线信号接收的强度来检测
3,数字信号检测:(类似华数电视一样)这个检测很准确,通过数字信号来检测。

Ⅲ 为什么电视台能靠收视率赚得收入

首先得明确一点,电视台并不是依靠“收视率”取得收入,而是依靠提供“播出平台”取得收入。

“收视率”是衡量一个播出平台优劣的重要指标。收视率不带来经济效益。

在有广告的前提下,收视率越高,意味着广告的辐射人群越大,该时间段的广告费用因为竞价的关系就会越高,电视台因此获益越高。

既没有插播也没有植入广告的情况下,电视台的收视率还会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吗?

1、首先,电视台的收益模式不是单一的卖广告,还有拨款和会费两种收益模式。

拨款是根据拨款或者捐赠建立的公共电视台/频道,比如国外一些宗教福音,公益频道。或者是80年代初,市场化以前,咱们中国的电视台。

会费是依靠会员费维持收益的电视台。比如HBO,NHK,BBC

这些电视台是不允许出现广告或者植入广告的。NHK甚至不允许涉嫌推广的人物和企业采访,尤其是微妙时期的政治人物。

那么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收视率对电视台的影响就在于用户数量。节目质量越好,收视率越高,可以期待的用户数量就会越多,电视台收到的会费就越多,电视台收益越大。

2、而在政府拨款建立的公共电视台来说,收视率对电视台本身是没有特别意义的。电视台是一个宣教平台,节目是为了传播政府意见,引导民众舆论和观点。收视率高低,对政府有一点意义,对电视台本身没有意义。

观众支付的费用根据收视率高低按比例分配?也就是说观众支付给电信运营商或广电公司的收视费用电视台有资格分享吗?如果有的话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收视率在影响这笔费用的分配?

中国的情况是,咱们每月18块的有点电视费准确的来说是“有线电视收看维护费”,也就是仅仅是线路维护的费用。这些钱不会流入电视台。而是进了有线运营商口袋。

收视率会直接影响广告费用大小。前些年央视广告标王,永远是新闻联播前的30秒。新闻联播众所周知,在那个时间段是全国毫无争议的收视第一节目。

90年代电视广告已经有很多了,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多。

(3)收视率怎么算钱扩展阅读:

电视收视率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

作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重要量化指标,它是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的科学基础,是节目制作、编排及调整的重要参考,是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是制定与评估媒介计划、提高广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

虽然收视率本身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在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一系列科学的基础研究、抽样和建立固定样组、测量、统计和数据处理的复杂过程

Ⅳ 收视率是怎么算的啊

在我国,刘燕南是研究收视率的专家之一。
以下网址是她写的《电视收视率分析〉
http://www.zhangpj.com/mingjia_ly/news_view.asp?id=856

浏览以下网站你可以得到更多传播学方面的知识:
http://www.zhangpeijun.com/

Ⅳ 收视率怎么计算出来

调查数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调查者(被调查个人及其所属户)的背景资料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家庭收入、个人/家庭资产、家庭规模、家庭角色关系、家庭收视设备占有情况和电视接收情况、基本生活态度和休闲选择、工作情况、居住地区、使用语言等。这部分数据主要通过样户入网调查得到,成为进行收视率计算和分析的背景数据。另一部分是通过日记法或人员测量仪法记录到的被调查者个人的电视收视数据,具体即有电视的家庭户(样本户)中每位成员(年龄4周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每天连续的24小时内每15分钟(人员测量仪为每分钟)收看或不收看电视以及收看什么频道的记录信息。
另外还有一部分数据不属于收视率调查数据,也就是说不是从样户调查得来的数据,但对收视率计算与分析也至关重要,这就是电视频道属性数据和电视节目播出数据。这部分数据一般由电视台提供或通过电视监播得到。
有了以上三部分数据,就使得收视率指标的计算成为可能。只根据电视收视数据可以计算总收视率及分时段分频道的收视率;如果结合背景资料数据,则可计算分目标观众收视率;如果结合电视节目播出数据,则可计算节目收视率。这样组合运用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出一系列的收视率指标。下图(图1)列出了收视率指标的体系结构。
根据这一体系结构,收视率指标被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指标,指各种计算口径的收视率,如按人计算的收视率、按户计算的收视率、按时段计算的收视率、按节目计算的收视率、按目标观众计算的收视率等。另一类为派生指标,包括反映市场结构的指标如收视份额(或称市场占有率)、观众构成等,反映节目收视量的指标如开机率、总收视点(grps)、平均收视时间、到达率和暴露频次等,反映节目收视偏好的指标如节目吸引力、观众重叠率、观众忠诚度等。这些指标有的更受电视台重视,因为其对指导电视节目编排更有意义;有的更受广告公司和广告主重视,因为其对测算广告投放成本、优化广告投放策略更有意义

Ⅵ 收视率怎么计算的

收视率调查记录的是观众收视行为结果,而非收视行为本身。但是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完全可以透视收视行为,以及分析影响收视行为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简单地说,收视行为即选择,包括看与不看的选择,什么时间看的选择,看什么频道什么节目的选择,看多长时间的选择,以及如何看(伴随行为)的选择。行为选择的结果通过日记法或人员测量仪法记录下来,成为计算收视率和研究收视行为的基础数据。

由此可见,从收视率调查数据出发进行收视行为研究,首先要做的是把原始收视数据经过有效的整理、汇总和归纳,形成收视率指标,然后研究收视率所透视的收视行为模式,研究影响收视率变化和收视行为选择模式形成与改变的诸种因素,研究收视率在反映收视行为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突破办法。

基于调查数据计算收视率指标收视率

调查数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调查者(被调查个人及其所属户)的背景资料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家庭收入、个人/家庭资产、家庭规模、家庭角色关系、家庭收视设备占有情况和电视接收情况、基本生活态度和休闲选择、工作情况、居住地区、使用语言等。这部分数据主要通过样户入网调查得到,成为进行收视率计算和分析的背景数据。另一部分是通过日记法或人员测量仪法记录到的被调查者个人的电视收视数据,具体即有电视的家庭户(样本户)中每位成员(年龄4周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每天连续的24小时内每15分钟(人员测量仪为每分钟)收看或不收看电视以及收看什么频道的记录信息。

另外还有一部分数据不属于收视率调查数据,也就是说不是从样户调查得来的数据,但对收视率计算与分析也至关重要,这就是电视频道属性数据和电视节目播出数据。这部分数据一般由电视台提供或通过电视监播得到。

有了以上三部分数据,就使得收视率指标的计算成为可能。只根据电视收视数据可以计算总收视率及分时段分频道的收视率;如果结合背景资料数据,则可计算分目标观众收视率;如果结合电视节目播出数据,则可计算节目收视率。这样组合运用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出一系列的收视率指标。下图(图1)列出了收视率指标的体系结构。

根据这一体系结构,收视率指标被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指标,指各种计算口径的收视率,如按人计算的收视率、按户计算的收视率、按时段计算的收视率、按节目计算的收视率、按目标观众计算的收视率等。另一类为派生指标,包括反映市场结构的指标如收视份额(或称市场占有率)、观众构成等,反映节目收视量的指标如开机率、总收视点(GRPs)、平均收视时间、到达率和暴露频次等,反映节目收视偏好的指标如节目吸引力、观众重叠率、观众忠诚度等。这些指标有的更受电视台重视,因为其对指导电视节目编排更有意义;有的更受广告公司和广告主重视,因为其对测算广告投放成本、优化广告投放策略更有意义。

这些指标的计算都有明确的定义和公式。例如GGTAM中分别对总收视点、开机率、到达率、暴露频次、收视份额等主要指标定义如下:

总收视点(GRPs:Gross Rating Points):某项广告投放活动中各次插播点收视率的总和;开机率(HUTs/PUTs:Household/People Using Television):某特定时间段内按户或按人的电视平均开机(不论看何频道)百分比;到达率(Reach):作为观众收看某一系列节目或某一广告排期插播点至少一次的累积百分比;暴露频次(Frequency):一个广告排期或一系列节目中观众的平均收看次数;收视份额(Audience Share):某一规定时段内,某特定频道或节目的观众收视量占观众总收视量的百分比

Ⅶ 如何计算收视率和收视份额

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区别,收视率就是观看某节目的观众和该地区总人口的比率,而收视份额则是观看某节目的观众和在该地区在同一时段打开电视机观众的总人数

央视索福瑞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收视率指标被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指标,指各种计算口径的收视率;另一类为派生指标,包括反映市场结构的指标如收视份额(或称市场占有率)等,反映节目收视偏好的指标如节目吸引力、观众重叠率等。这些指标往往更受电视台重视,因为它对指导电视节目编排更有意义。
收视份额是某一规定时段内,某特定频道或节目的观众收视量占正在看电视的观众总收视量的百分比;而收视率是指某一规定时段内,某频道或节目的观众占有能力看电视的观众的百分比。因为是两个不同的考核指标,同一时段同一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有时会有很大差异。在白天,能够争得 1% 的收视率就可能拿到 20% 的收视份额。
由于目前央视各频道基本都由相应的中心负责管理,从收视率改为收视份额,显示出中央台将考核任务从原来的一线人员转向各中心的负责人,也就是央视的中层管理人员。此外,原来的末位淘汰制是在台里内部竞争,属于纵向的比较,如今改为考核收视份额之后,就需要做横向的比较,这很鲜明地显示出中央电视台要和其他电视台共同 “ 逐鹿中原 ” 的决心。

央视改变考核指标在台里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频道纷纷提出改版思路, 8 套已经邀请了各界人士进行研讨,酝酿大改版。而针对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播出量占总播出量不到 1/5, 而省级卫视、地面频道的电视剧比重已经占到节目播出量 1/3 和 1/4 的局面,不少频道还提出要播出电视剧的设想。

具我了解的,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同,北京好象是1000户固定人家吧,所以在一些片子播出的过程中会出现惨淡的情况.
香港是好象是每10万户为一个收视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变,我最津津乐道的是当年亚视在下午时段播放<<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把收视率从2到3三个点生生拉到了7点,强悍就是强悍.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176051.shtml
有些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Ⅷ 收视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大陆收视率主要由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调查出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工作流程及相关知识: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收视率调查专业
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视观众调查网络。至2000年2月份,CSM在全国建立了9个省网、
67个单独城市调查站,样本总规模达到18,500户,对全国近700个主要电视频道的收视情
况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测。
为更好地满足电视媒体、广告行业对收视调查服务的需求,CSM将根据市场需求继续
稳步扩大调查网络,并逐步引进国际最新的收视调查新技术-人员测量仪。1999年以来,
公司已开通北京、广州、上海人员测量仪数据服务,并将陆续建立全国人员测量仪系统
和20个重要城市的人员测量仪数据网络。
调查方法
CSM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
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
法。
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
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
。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访问员每周定期入户收集已完成的日记卡,并
留置下一周的日记卡。为了帮助被调查者更直观地识别其正在观看的频道,访问员会给
样本户留下一张包括所有频道的台标提示卡。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
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
人员测量仪由三部分构成:显示仪、储存盒、手控器。在手控器上样本家庭中的每
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按扭,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扭。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
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扭,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扭。与电视机和手控器连
接的显示仪会提醒你按按扭的任务,并显示你收看电视的情况。储存盒会把收看电视的
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
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在未来的数年内,CSM计划在一些重要地区逐渐用人员测量仪法取代日记法。
调查流程
CSM收视率数据的调查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基础研究-固定样本的抽取及维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第一步:基础研究
收视率调查是一种抽样调查,因而如何根据电视人口的总体特征,科学合理地设计
抽样方案,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就成为收视数据是否准确的决定性因素。而基础
研究的目的正是要取得有关收视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电视机及相关设备的拥有情况、电
视频道的覆盖情况、电视观众的年龄、性别、户规模以及收入等方面的信息,为调查样
本的抽取提供一个基础。同时基础研究的结果也为样本的调整及轮换提供一个决策的依
据。CSM不仅在新建站时要进行基础研究,而且对已建站点每年也要进行一次基础研究,
以把握调查总体结构特征的变化,确保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第二步:固定样本的抽取及维护
在基础研究的大样本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若干家庭作为固定样本,参与收视率的
调查。CSM在现场抽取固定样本时,坚持样本户的各个重要特征(如户规模、电视机数目
、收入水平、日用品购买者年龄、有小孩家庭比例以及有线户比例)结构与基础研究的结
果尽可能地相一致,以保证固定样本的代表性。
CSM收视率调查的固定样本量是在考虑了调查地区电视人口分布特征、调查精度要求
、调查费用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样本维护对于保持固定样本的代表性,从而确保收视率数据的准确与可靠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CSM十分重视固定样本的维护工作,并采用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固定样本的维护

A、样本轮换 CSM平均每周轮换2%的样本户,以防止被调查户由于长期填写日记卡
产生疲劳而导致的填写质量不稳或下降;
B、样本结构的监测与调整 CSM每周对样本的控制目标进行监测,看样本的结构特
征是否与总体结构特征仍保持一致,如果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发生了偏离,则马上对固
定样本进行调整;
C、大规模的基础研究 CSM每年进行一次基础研究,以便为样本轮换与调整提供最
新的总体结构特征。
第三步:数据采集
CSM目前通过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两种方法来采集收视率数据。
第四步:数据处理
收视调查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首先要进行数据的净化,以确保原始数据的
完整及合理。经净化后的数据与样本背景资料库及节目资料库合并形成一个更全面的“
收视率资料库”。在这个“收视率资料库”的基础上,对收视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各种
加权计算,便产生各种收视率结果,并以收视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客户。
抽样方法
在收视率调查中,我们通常采用多阶抽样方法,如在城市中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
先总体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居(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