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宝宝腹泻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具体从哪方面入手

“我宝宝刚满月,纯母乳喂养,每天都要拉七八次,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前几天腹泻,到医院后已经止泻,但是还一直发烧,这可怎么办啊?”“我家宝宝一到秋季就容易习惯性腹泻,有方法可以治疗吗?”“一岁半的宝宝严重腹泻,偶尔还会呕吐,带宝宝去医院输液,可以吗?”...

这个令众多家长烦恼的小儿腹泻又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腹泻难题,家长究竟该如何应对?本期《爱幼科学说》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刘弼臣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王洪玲。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中医的角度科学分析,教家长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让宝宝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何治疗小儿腹泻,专家只说了这四个字...

腹泻损害的不止是消化道,可能也会危及生命?!

“忽然一阵秋风凉,小儿腹泻排成行。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冬换季病难防”!「小儿秋季腹泻」,一个让无数家长头疼的名字,它被称为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大病种。小儿腹泻频繁高发其根本原因归结为脾胃虚弱失调导致,发生于一年四季。其中以细菌感染引起的夏季腹泻,以及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居多。

王洪玲认为喂养不当、饮食不洁、外感风寒,免疫力低等都会导致孩子脾胃运作失调。除此之外,家长对于小儿腹泻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认为腹泻只是小病,用药物就能缓解症状。专家表示,腹泻损伤的不止是消化系统,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秋季腹泻还会造成孩子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重度脱水,甚至会危及生命!必须采取医用手段。

如何治疗小儿腹泻,专家只说了这四个字...

腹泻总反复,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不同宝宝腹泻的原因和症状均不一样,需要家长科学护理才能使腹泻现状得以缓解。王洪玲科普,腹泻症状出现两周以内,为急性腹泻;两周到两个月为慢性腹泻;两个月以上为迁延性腹泻。临床诊断一般会通过季节,病症,精神状态,排泄物等,综合判断是该腹泻是由细菌感染还是由病毒感染导致。

具体可以通过排泄物的形状以及气味推断:如果为黄绿色的浆糊状,且气味严重,排泄频次超过4次/天,同时伴有发烧呕吐,则判断为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若为黄绿色的水状,没有气味,发烧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则判断为秋季轮状病毒腹泻;气味严重,口臭,肚疼肚胀,睡不踏实,可以判断为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此类腹泻可以用香桔丹、焦三仙煮水喂宝宝喝。

俗话说“病从口入”,宝宝腹泻更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及时记录排便次数、时间、形状,方便为医生诊断作参考。

2、时刻观察宝宝状态,合理均衡饮食,循序渐进加辅食,多食用鸡蛋羹,面条,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做好日常护理和清洁,以免频繁腹泻,诱发湿疹等症状;

4、保暖腹部及臀部,以免病情反复或者恶化;

5、注意食品卫生,注射轮状病毒疫苗,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

如何治疗小儿腹泻,专家只说了这四个字...

秋季腹泻多发,小儿推拿治疗作用大!

针对宝宝脾胃弱的情况,王洪玲在爱幼科学说的现场,亲自演示小儿推拿手法:推脾土,揉板门,运内八卦,推大肠经,摩腹,捏脊等。王洪玲提示:摩腹过程中,脾虚腹泻,用逆时针的补法按摩腹部;上火便秘,用顺时针的泄法按摩腹部。通过推上七节骨可以达到温阳固涩止泻的作用,推下七节骨可以起到泻热导滞通便的功效。以上推拿每天各一次,每次控制在100-300下。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捏脊可以促进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每天捏脊1次即可,每次3-5遍。不过,广大家长要注意,推拿手法讲究速度、力度适中,尽量让宝宝感到舒适,宝宝越小,推拿效果越明显。

辣妈主持张杨果而对“宝宝能否食用益生菌”提出了质疑,专家表示,益生菌可以调节宝宝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身体健康,对轻型腹泻,消化不良,饮食不当的治疗很有帮助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以免破坏自身的肠道健康。

如何治疗小儿腹泻,专家只说了这四个字...

如何健康度过秋寒之季,免受腹泻之症的困扰?王洪玲在《爱幼科学说》的课堂上教你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绿色疗法助力宝宝提高免疫力。更多精彩内容锁定今晚21:15辽宁卫视《爱幼科学说》。

❷ 看辽宁卫视说天下写观后感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衰败的契机是一场局域的国际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讲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当时的国人没有弄清楚伟大的现代货币理论,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以银子为本位制,但是中国不出产银子,是要靠进口的.中国在几百年前,出口丝和茶叶,引进了许多银币,这些银币是从墨西哥经过西班牙进入中国的,而当时英国立法是不允许银子出口的,他们也以银子作本位的.以银子为本位的话,只要银子不够的话,就会发生很大的问题,本来是中国进口了很多银子,到了18世纪末期左右,西班牙不够银子供应.英国商人要来中国买丝绸茶叶,他们没有足够的银子给中国商人,他们把鸦片卖给中国.把鸦片卖给中国后,鸦片很好卖,自此之后中国的银子开始流失,进口的银子就少了.林则徐后来分析,中国人抽鸦片导致中国贫穷,林爷爷的理论差强人意的说.比较合理的理论是银子出口,货币流通量减少,引起收缩.当时中国如果懂得改变货币制度的话,或许历史会改变.
2.《探索·发现》的观后感
在电视里看了CCTV-10的《探索·发现》节目,讲的是湖南里耶出土秦简的经历和后续研究,我记得几年前的暑假在家的时候,中午的新闻30分经常播放一些考古方面的新闻,其中就有里耶发掘出两万多枚秦简的轰动性消息,当时就对这个消息非常感兴趣,因为在里耶秦简出土之前,全国各地出土的秦简总计也才几百枚,这两万多枚秦简记录的信息足以重写一个朝代的历史,所以这一期节目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可惜央视的节目是分几天播出的,后面播出的时段我正好要上班,错过了,郁闷之下,在水木上向著名的DVDRW买了包括央视《探索·发现》在内的100张DVD数千部科学探索纪录片,昨天邮包终于到了,看着上面清华大学邮局的邮戳,感觉挺亲切的.
但在这些DVD里面却没找到关于里耶秦简的那一期节目,估计是播出时间太近,DVDRW还没来得及收藏,不过其他节目也一样引起了的兴趣,今天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中国史话》的第一期节目《寻找失落的年表》,非常的震撼,想写观后感了.
中学时历史学得不错,至今仍记得书上说公元前841年的“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相信很多人也都还记得与之相连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典故,而更早的历史,确切年代就已经模糊了,而《寻找失落的年表》里介绍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化学家和天文学家的通力配合,找到了西周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份,公元前1046年,并以这个为标尺,得到了夏和商的大致建立年份(公元前2070和公元前1600),我立即上网查现在的中学历史课本,果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约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姬发)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而记得十几年前我使用的历史课本里,武王伐纣只能用“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这样模糊的语言来记录,看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至少将中国历史的确切坐标向前推进了两百年,并大大缩小了之前一千年中历史事件的年代误差.
红茶来宿舍找我,看见我正在看这种历史记录片,大为不解,他说“这有什么意思啊,现在过得好不就行了,几千年前的事,知道得这么精确有什么意思?”
我一时找不出话来回答或者反驳他,是啊,确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份于我们的生活真的没有什么影响,它既不会增长GDP,也不会在现代人里面掀起什么风波,现在手捧着新的历史教材上课的孩子,可能根本不会知道,十年前的课本上,中国历史还只能精确到公元前841年……但是,我仍然为这个变化而激动着,在我心里,如果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只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在约公元二十世纪中叶,那么我们这几代人的存在和留下的痕迹无疑会模糊很多.
在记录片里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考古学、历史学教授们,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情,他们的成绩或许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也许下一次出土的某些文物又将推翻他们的结论,但他们的努力一定是有价值的,哪怕仅仅是为了公元前1046这一个数字
退出光盘,回味刚才节目的内容,历史学,天文学,化学,这些都曾经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学科,还记得五岁那年,还没有上学之前,外公问我的志向,我回答的是“清华历史系”,年幼的我并不知道那时清华已经没有历史系,后来自己也选择了理科慢慢远离了历史,但今天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竟隐约感觉和20年前那种对历史、对知识的向往相似,如果那时我能看到这些丰富而生动科学纪录片,那是多好的科学启蒙,也许我的人生将是完全不同的轨迹,也许我现在做的将是更有意义和价值,也更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现实中是没有也许的,天亮以后还要上班,还要重复我那体力劳动的意义大于脑力劳动的工作.
希望我能遇见一个热爱科学与探索的孩子,能把这些dvd送给他,让我儿时的梦想可以延续……
2-2《探索与发现》观后感
我怀着敬佩之情,看完了《探索与发现之秦始皇陵》.这一集大概讲的是:秦始皇赢政为了显得自已功高天下,前后一共用了130万人民和工匠来兴建自己的陵墓.介绍了秦始皇陵的地宫经及兵马俑的事.
秦始皇陵的地宫有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为30米,就像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城.地宫里以水银灌为大江大海,以鱼油为蜡烛求明.地宫里还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而且有机关,为防盗墓.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国际历史学家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中国的秦始皇陵的地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是地宫的守卫.整个地宫一共有3个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是一个长方形,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是三个兵马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俑坑.一号兵马俑坑多为武士俑.武士俑高1.7米左右,体格健壮,手持兵器.二号兵马俑坑是一个尺形,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中的兵马俑是一支特殊部队,有战车,骑兵、步兵、驽兵.每个兵马俑都是身材魁梧,目光炯炯.三号兵马俑坑是凹字形,总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有武士俑68个,就像是一个统领三军的指挥部,可惜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
看完后,我感受到了秦始皇陵它的宏伟,它的奢华,它的玄妙.它是130万人民劳动的结晶,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的象征!
3.探索发现之王羲之观后感
看过关于王羲之的片子,他的一生是那样的坎坷而有意义,他追求的一种人生洒脱的境界是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的洒脱、他的高傲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有这个资本,而以他的书法造诣,被世人称为“书圣”也是理所当然的.
灰暗的画面配上精彩的解说,这使得原本没有颜色的银屏瞬间变得亮丽、光彩四色.对于观众来说,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是一种内在的魅力.就如一个演说者,也许她长得并不出众,但是当她站在舞台的时候,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她在“发光”呢?那也许是她内在的自信和从容在散发着的魅力吧.而王羲之在当官后又弃官回归大自然,不为名利、虚荣所累及,这也是他对生活、对人生的责任,他宁愿放弃官名,因为在官场上他看不到他存在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他的从容.
《兰亭序》的创作是他一生最显著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思考和学习的方向,也是历史的一个伟大遗留,从这篇他用真情和生命写下的对大自然的依恋和敬佩可以看出他向往大自然的熊熊生命的成长,没有官场间争斗的气息,没有人际间交往的污浊空气,闻着大自然洁净的空气是那么的令人舒畅,而它的心胸却是那样的宽广.唐太宗会特别喜爱《兰亭序》不仅仅是看到了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也许更喜爱的是他的书法灵魂,他的人生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清新空气的向往.
探索·发现真的是个好的栏目,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解答,也是历史的问题,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看这些纪录片的的,总是把时间消耗在那些肥皂剧上,感觉很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