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社会影响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5月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也让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的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有关专家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突出的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2012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大大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根基,《舌尖上的中国》在让人流口水的同时,也难免被过度诠释。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朴的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祖国,自然是值得热爱的。

观众说法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以菜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岁的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
一位家在湖北、现居北京的音乐人说,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跟“吃”就完全没有关系,“我对吃本来就不感兴趣,平时主吃素。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如何‘食物’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几集的纪录片里。”而这种食和人的紧密相连,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很想家”。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看了这片子,爱上了别人的家乡。皆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片中食物的享有者,所以就有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尝遍了生活的百味。

海外影响

2013年的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引领“中国晚宴”活动得到各国媒体和机构的好评,该片也将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央视纪录片频道邀请相关专家,为《舌尖上的中国》举行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也让中国纪录片人看到了希望。
《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海外市场的热烈反响更是让纪录片人看到了希望,国内自制纪录片终于得到市场及大众的认可,也终于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称,近几年,纪录片业界才刚刚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几十个上星频道的竞争环境中,确实只有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在拼收视。这个时候央视打造晚间纪录片时段恰逢其时,也对大众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起到了有判断的引领和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2012年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第二季已于2014年4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开播,并在爱奇艺、乐视网等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位剪辑师剪辑完成。
舌尖系列包括《舌尖上的中国1》、《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上的中国3》。
由《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将于2016年1月7日公映。

『贰』 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的素材作文网

在刘文的掌管下,纪录频道取得了巨大成功。2013年1月刘文接受《综艺报》采访时透露,频道第二年即开始盈利,远远超过开播前三到五年实现盈利的预期。2012年在只播出品牌广告和宣传广告的前提下,频道广告收入超过2亿元;2013年广告招标频道刊例价超过3亿元,再加上单独招标的两项——纪录频道战略合作伙伴和《舌尖上的中国2》的合作伙伴招标额超过1亿元,2013年纪录频道的广告收入预计超过4亿元。

刘文为何会被带走?在我跟陈晓卿关于《舌尖》的采访中,陈晓卿也透露了关于体制的无奈:比如《舌尖》系列取得的巨大成功,跟他个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还是拿我那份工资。”但是麻烦却比以前增大了几十倍,“我比以前更烦了。”陈晓卿透露,《舌尖2》是每周都要等台里的无数修改意见,要参加大大小小各种会议,“比起拍摄的工作量,沟通的成本要增加很多很多。”

一名导演能有如此多桎梏,而身为记录频道的总监刘文肯定能感受到更多压力。本来在他的构想中,“重建纪录片黄金时代”的梦想是循序渐进的:先搭建一个国家级平台;聚拢一批专业化队伍;再建立包括选题、生产流程、定价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标准;最后是吸引广告的大量投放。而现在,《舌尖2》证明纪录片还将可能撬动巨大的O2O市场。”

而如今,随着刘文被带走,刚刚从沉睡中启动的纪录片市场,未来将会如何?我们都等待着答案。

以下是来自我对《舌尖》的深度报道,并试图解释纪录片市场是如何被商业唤醒的:

毫无疑问,《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纪录片的纪录。

按照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的说法,《舌尖2》在全国上星频道的所有节目当中,超越了同时段的电视剧、综艺节目,成为收视率第一名。不仅在国内六大视频网站的点击率接近2亿次,在新浪微博每到周五晚上21点首播时,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2》相关的微博。在淘宝、天猫上,《舌尖2》中出现的小吃,销量会激增至几十倍。

热钱也几乎是一夜之间涌向了这个寂寞已久的行业,“每天都有很多客户和投资人来找我,希望我能拍一部《舌尖上的XX》。”某纪录片频道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最主要推动者和策划人,陈晓卿早就在业界享有盛名,《森林之歌》、《龙脊》等纪录片让他成为“行业舵主”,但他真正名满天下,是从《舌尖上的中国1》开始,至《舌尖2》大成。他把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做到了跟一档热门综艺节目可相媲美的地步。

“比第一部的回报涨了20倍。”他面对《中国企业家》,并不回避商业上的巨大价值,“哪是过亿呀?”他挥了挥手,似乎觉得“过亿”的传言格局太小,“早就好几亿了。”

但是,增长20倍、好几亿的商业回报,以及视频网站接近2亿次的点击率,这样被圈内人称为“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功,陈晓卿并没觉得太大的喜悦。而商业成功的另一面是,《舌尖2》受到了网友众多吐槽,指责质量上的下降,以及过于商业化的倾向。

“跟过去相比,你现在的生活有变化吗?”

“比以前更烦了。”陈晓卿说,“我已经50岁,我想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叁』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还引发了社会

这个得找专门的政治老师帮你解答一下。你把问题发到视频共享里估计不会有人能回答出来。改变一下分类吧

『肆』 《舌尖3》播出八天网络视频点击总量超过多少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八集从二月十九日开播到二十六日播完。八天来,《舌尖3》激发了纪录片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新热潮,相关视频的网络点击总量已超过两亿次。

六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让美食题材纪录片成为香饽饽。第三季确定的关键词是 “食物、人物、文化”。为了将这三个元素结合得更为生动紧密,剧组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115个拍摄地将400多道美味纳入镜头。他们在用镜头捕捉中国佳肴极致之美的同时,在挖掘食物背后的文化历史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舌尖3》播出以来受到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微博、微信的网民热议和传播热度持续居高不下。

『伍』 高中政治题:《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纪录片

④为什么不选?我觉得“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专、社会变迁和属人生百味”

这道题不用看耐心解读一下就知道选1,3.。这么明显的两个答案你不选,总要去纠结4这个选择。这里我帮你破解4这句话到底想表明都是3选项而不是4选项。
这句话第一是美食既物质载体,下一句意思递进关键字词“进而” 这个递进关键词表明 句子前后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 很明显 这句话在说 通过 美食 了解了 中国文化 这意思与3选择再近也不过了。4选项错在哪呢?错在交流这个词,交流正常的情况是相互的过程,这段材料只在说中国向外传播文化,让外界感受中国文化传统,这是单向的文化过程,并没有说和西方文化交流,更谈不上所谓的增加国际影响力,这样的选项迷惑我们的判断在于它夸大了材料所阐释的意义,做了过多延伸,实际上与题干不相干。

『陆』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节目在中国的收视率及人气度高不高

舌尖上的中国收视堪比BBC纪录片,平均收视率达到0.5%

『柒』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好

风格创新。这部片子多少还是有07年BBC的《美丽中国》的影子,那部片子能把工业化的中国拍得充满了田园牧歌的芬芳,表达了这些东西慢慢消逝的忧伤,相当成功。达到外国人看到惊叹,我们看到惊讶的境界。舌尖的成片风格多少有点类同,剧组同样深入到原生代地区,对食物制作流程的进行了细致平和地描写,解说词都超越了过往类似纪录片的解说介绍范畴。秒杀了无数地方台和央视那种剧组到一个地方,一个半懂不懂的主持人找一个自以为是的老店,自我陶醉地尝了两口,开始blablabla不听的说明文影像化产品。制作精细,前期人员一大批,带着一大堆装备辗转大半个中国,采集了成千上万个小时的素材。最后给后期人员剪成十几个小时,听起来就够呛。这就是这种大型纪录片的工作流程。要做好,无他,人力物力精力堆上去。《舌尖》在运镜的精细度,镜头逻辑,声画配合这些纪录片基本功方面都是高分。特别是镜头对于食物的描写上明显看到了剧组下了功夫,很多荒僻的地方应该是没有太良好光线条件可以借用,而从作品成片的质量上看,摄影团队肯定下了相当之大的功夫才让画面达到了片中的水平。这是商业化的片子,定位很准确。片子拍了主要还是给大多数人看的,主题表达要服从收视率。《舌尖》的风格跟随了这些年纪录片一直的趋势————叙事化,所有人都爱听故事,《舌尖》整体结构是用多个单元故事来表达主题,中间加以串联,这样的方式大家接受度会高很多。在镜头和声画方面也做得很贴近普通观众,如果你拉过那种空镜头极多的纪录片你就会知道那种很烦躁的感觉了,如果是那样风格的《舌尖》,我觉得不太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功。《舌尖》在声画配备也相当得当,衔接比较紧密,穿插之中不给观众太多的感情空当,用叙事来把握片中节奏和观众情感,这跟电影切快镜头一个道理。一部片看下来很流畅很充实,让观众投身其间。适逢其会,这个就是重要的偶然性了,经济发展,网络发达,更多的人开始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之地,越来越多的人聚在一起,觉得自命为无害的“吃货”是件有爱的事情,而在中国,却没有一部他们的“圣经”,《舌尖》出的正是时候,这种高质量的产品自然而然的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还涉及到长尾效应,足够多的核心高质量,又拥有着网络话语权观众让这部片子长期不断加以传播,造就了这个品牌。

『捌』 2020寻味北京市《舌尖上的中国》投票排第一有什么好处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很多人喜欢看。可以增加收视率,提高本台的人气

『玖』 《舌尖上的中国》好在哪里



  • 这是商业化的片子,定位很准确。片子拍了主要还是给大多数人看的,主题表达要服从收视率。《舌尖》的风格跟随了这些年纪录片一直的趋势————叙事化,所有人都爱听故事,《舌尖》整体结构是用多个单元故事来表达主题,中间加以串联,这样的方式大家接受度会高很多。在镜头和声画方面也做得很贴近普通观众,如果你拉过那种空镜头极多的纪录片你就会知道那种很烦躁的感觉了,如果是那样风格的《舌尖》,我觉得不太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功。《舌尖》在声画配备也相当得当,衔接比较紧密,穿插之中不给观众太多的感情空当,用叙事来把握片中节奏和观众情感,这跟电影切快镜头一个道理。一部片看下来很流畅很充实,让观众投身其间。

  • 适逢其会,这个就是重要的偶然性了,经济发展,网络发达,更多的人开始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之地,越来越多的人聚在一起,觉得自命为无害的“吃货”是件有爱的事情,而在中国,却没有一部他们的“圣经”,《舌尖》出的正是时候,这种高质量的产品自然而然的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还涉及到长尾效应,足够多的核心高质量,又拥有着网络话语权观众让这部片子长期不断加以传播,造就了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