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追风筝的人》背景整理

1.关于民族:阿富汗这个国家分为多个民族,就好象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一样。阿富汗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普什图族,也是阿富汗传统的统治者,约占阿富汗总人口的52%。阿富汗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哈扎拉族和乌兹别克族。这本小说主要提到的有哈扎拉族和普什图族,其中哈扎拉族被视为低贱的民族,而普什图族的人普遍认为他们是高贵的应该统治阿富汗的民族。小说中阿米尔为普什图人,而哈桑是哈扎拉人,其子索拉博依然是哈扎拉人;

2.阿富汗的民族构成:普什图族占42%,塔吉克族占27%,哈扎拉族9%,乌兹别克族9%,恰拉马克族4%,土库曼斯坦族3%,俾路支族2%,其它4%

3.关于宗教:99%以上的阿富汗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9%为逊尼派,10%为什叶派,只有不到1%的人口信奉印度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4.对于这本书的感受:小说采取以小见大的形式,通过叙述一对年少兄弟之间的友谊,折射出阿富汗尖锐的民族矛盾、严重的社会不公及经济的落后,并结合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塔利班政权建立这些背景,使情节跌宕起伏,为整篇小说笼罩上一层深深的忧郁。
我很喜欢阿米尔与哈桑及阿米尔与索拉博的那些情节,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共在正文中出现了三次,每一次的出现都使我既感动又难过,同时莫名地感到亲切和温暖。
小说的最后,阿米尔追着的不只是那只风筝,而是他多年来一直漂泊在阿富汗,漂泊在哈桑心里的灵魂,是他自年少起深深的内疚。他追着的是风筝,完成的是心灵的救赎。这些,只有在真的用心灵去阅读时才会强烈地感受到。
阿富汗是个苦难的国家,对于她,我们不要仅仅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少得可怜的官方信息,我们应该去贴近她,感受她的呼吸,关注她的子民。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喜悦,有着绝望……
如果你买了这本书,请一定要好好珍惜。我相信它能成为一本跨越时空的不朽之作。
另外,推荐你读卡勒德·胡赛尼的另一部反映阿富汗妇女的作品《灿烂千阳》及好莱坞导演拍摄的《追风筝的人》

2. 求好看的小说,电视剧,电影!

书:《李可乐抗拆记》 《寻人启事》 《活不明白》 《草样年华》一二三部 《我是你儿子》 这些书比较逗乐、语言什么的都比较适合男生、真的值得一看、而且看后发人深思 《百年孤独》 《灿烂千阳》 《追风筝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 这几本慢慢品吧

3. 千阳县的行政区划

明代,全县编户15里,分属3乡。南怀德乡居县东,辖龙泉里、黄里里、歇马里、楚作里;敬信乡居县中,辖郭下里、中作里、傅原里、冯坊里;安上乡居县西,辖龙槐里、草碧里、安化里、留坊里、三泉里、林潜里。尚缺1里,其名无考。嘉靖二十七年(1548),划麟游县雪白里归湃阳。全县16里,有名可考者15里。
明末,荒旱连年,战乱不息,民多逃亡,户口锐减。清顺治二年(1645),整顿户籍,将旧编16里缩为顺化、洁白、尊敬、仁孝、和睦5里。顺治七年(1650),知县王国玮按册点审核编,将顺化、洁白2里各改为半里,与尊敬、仁孝、和睦共为4里;另将旧卫所军屯地323户编为半里,全县编户4里半。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按新法编制保甲,城乡每10户编1牌,立牌头;10牌为1甲,立甲长;10甲为1里,立保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全县4里半共编52甲1238牌。
民国初(1912),并72练为56练。18年(1929)春,整编区划,里更区,练改乡。顺化里第一区,区所黄里镇;尊敬里第二区,区所禹王殿堡;仁孝里第三区,区所尚家堡;和睦里第四区,区所草碧镇;洁白里第五区,区所高崖镇。
民国23年(1934),国民政府根据江西“剿共”经验,推行《保甲法》,改区、乡、村为乡、保、甲。全县划编17联保,辖56保823甲。28年(1939),联保缩编改称乡,全县划编维新、博爱、自治、合作、新兴、民治、民乐、互助、复兴、团结10乡,保、甲划编未变。29年(1940),整编保甲,全县设6乡1镇36保823甲。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废保甲制,行区乡制,全县550个自然村,划编为7区36乡226个行政村。
1958年“大跃进”,8月合并高级社,建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取消乡建制,全县划编为“红旗”、“火箭”、“东风”、“超英”、“卫星”、“团结”、“灯塔”、“五星”、“先锋”9个“人民公社”。10月,9个公社并为“千阳”、“五星”、“灯塔”、“红旗”4个大型公社。12月,撤销县置,地并陇县,4社又并为陇县“湃阳人民公社”,下辖黄里、娘娘殿、沙家坳、南寨、城关、文家坡、新兴铺、草碧、柿沟、水沟、上店、南湾岭、普社、雪白殿、高崖15个管理区,计119个生产大队560个生产队。
1959年1月,陇县改湃阳公社的湃字为“迁”字。
1961年5月,撤管理区,分迁阳公社为城关、文家坡、黄里、寇家河、柿沟、上店、高崖7个“人民公社”,辖126个大队504个生产队。1961年9月1日恢复湃阳县建置。同年12月6日,将公社划小,全县划编为城关、南寨、黄里、娘娘殿、沙家坳、文家坡、南湾岭、普社、高崖、柿沟、水沟、寇家河、上店、草碧14个“人民公社”,辖126个生产大队577个生产队。1964年,恢复城关镇建制。1965年,城关公社更名千川公社,娘娘殿公社更名崔家头公社。1968年,千川公社与城关镇再次合并,称城关公社。 1984年,社队区划改为乡、村区划。城关人民公社并于城关镇人民政府,文家坡人民公社改分为文家坡、张家原两乡,其他公社、大队名称改为乡、村,全县划编1镇14乡136村。各乡名称,除红峰乡外,均以乡治地名而名。1988年5月,撤南湾岭乡,所辖4村编入张家原乡。
1996年,千阳县面积996.5平方千米,人口约12.5万人。辖1镇13乡:城关镇、崔家头乡、沙家坳乡、南寨乡、红峰乡、文家坡乡、张家塬乡、柿沟乡、水沟乡、寇家河乡、草碧乡、上店乡、高崖乡、普社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崔家头乡改为崔家头镇,南寨乡改为南寨镇,张家塬乡改为张家塬镇,水沟乡改为水沟镇,草碧乡改为草碧镇。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8个乡。
2001年,撤销红峰乡并入城关镇,撤销上店乡并入草碧镇,撤销普社乡并入高崖乡。调整后,千阳县辖6个镇、5个乡:城关镇、崔家头镇、南寨镇、张家塬镇、水沟镇、草碧镇、沙家坳乡、文家坡乡、柿沟乡、寇家河乡、高崖乡。
2011年,撤销沙家坳乡并入南寨镇,撤销寇家河乡并入草碧镇,撤销文家坡乡划归张家塬镇和城关镇,撤销柿沟乡设立柿沟镇,撤销高崖乡设立高崖镇。调整后千阳县辖8个镇,98个行政村:城关镇、崔家头镇、南寨镇、张家塬镇、水沟镇、草碧镇、柿沟镇、高崖镇。
2015年,撤销柿沟镇,并入水沟镇。调整后,千阳县辖7个镇。

4. 英雄时代演员

英雄时复代 Age of Heroes (2011)

导演: Adrian Vitoria
编剧: Ed Scates
主演: 肖恩·制宾 / 丹尼·戴尔 / 阿卡塞尔·亨涅 / 伊莎贝拉·米珂 / 詹姆斯·达西 / 威廉·休斯顿 / John Dagleish
类型: 动作 / 惊悚 / 战争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05-20(英国)
片长: 90分钟

5. 谁知道千阳拍过什么电影

盲之道
导演:
阿杜
主演:
李路瑶桑亮
地区:大陆

6. 灿烂千阳的结局

最后是玛丽亚姆的自首帮她找回了幸福生活。

《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长篇小说,2007年5月22日在美国首发。该书上市仅一周销量就突破100万册。

内容介绍:

玛丽雅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她想上学,母亲却告诫她:“ 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7. 灿烂千阳经典语句

  1. 我知道你还小,但我希望你现在就明白并且记住这个道理,他说,婚姻可以等待,教育却不行。你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女孩。真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莱拉。这一点我很清楚。我还知道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像需要它的男人一样需要你,甚至比需要它的男人更加需要你。因为,如果一个社会的女人没有受过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可能,莱拉。没有可能。

  2. 它们都是并非真心实意的礼物,而是一些赎罪的象征,一些虚伪的,无耻的姿态,与其说是为了让她快乐,不如说是为了使他自己心安理得” 很多时候,我们为他人做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看似是为对方付出,希望对方快乐,实则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这样的人是自私的。我曾经是这样的人,带着某种个人目的去为他人付出,最后被那人发现了。事后我感到很后悔很内疚,我想找个时间向他道歉。但是,我的道歉不也只是为了满足。

  3. 我们常说,要心怀善心,帮助他人。别人有困难,我们帮忙,理所应当,可当我们自己出现麻烦时,我们是应该先照顾自己还是先关心别人呢。其实问题很简单,你想帮助他人需要有你这个实体存在,如果你不在了,就无法帮助别人了。所以说,当别人出现问题时,你恰巧也出现问题,应该先自救,然后再救人。社会上很多人,自己心理都有问题还经常去安抚别人,结果是别人没帮助到自己也挂了。

  4. 娜娜说,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

  5. 我听见走廊的时钟滴答、滴答响。然后我就会想到,还有这么多秒钟、这么多分钟、这么多日子、这么多星期、这么多个月、这么多年在等着我。而且所有这些时间里面都不会有它他们。

  6. 完全没有和她们一起逃亡的忐忑的心态。 从开始就知道,注定是这样的结局。 这种清晰的,绝望的感受,就是成长令人讨厌的地方,是厌恶。

  7. 妈妈很快睡着了,留下莱拉和自己的心情搏斗:她既为妈妈决定活下去而宽慰,又为妈妈活下去竟然不是因为她而心疼。她将永远不会在妈妈的心灵留下两个哥哥已经给他烙上的印记,因为妈妈的心像一片惨白灰暗的沙滩,悲伤的波浪扑上来,摔得粉碎,扑上来,摔得粉碎,永远地将莱拉的脚印冲得不见痕迹。

  8. 莱拉已经抛开一切新仇旧恨。因为她终于知道那是她惟一能够做到的事。她只能活下去。带着希望。

  9. 就在那个星期,莱拉开始相信,在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全部艰辛之中,没有什么比单纯的等待更加痛苦的了。

  10. 一千个灿烂的阳光能否驱散阿富汗的硝烟所带来的黑暗,唯有爱才能让我们看到这灿烂千阳。

  11. 她将永远不会在妈妈的心灵留下两个哥哥已经给它烙下的印记,因为妈妈的心像一片惨白灰暗的沙滩,悲伤的波浪扑上来,摔得粉碎,扑上来,摔得粉碎,永远地将莱拉的脚印冲得不见痕迹。

  12. 莱拉终于明白了,男孩对待友谊,就像他们对待太阳一样:它的存在毋庸置疑,它的光芒最好是用来享受,而不是用来直视。

  13.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将会慢慢厌倦这种行为。她将会明白,召唤死去已久的回忆、掸走它上面的灰尘、使它重新浮现是一件越来越耗费精力的事情。

  14. 她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独自度过了这些岁月。那儿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没有希望,也没有哀伤;没有梦想,也没有幻灭。那儿无所谓未来。那儿的过去只留下这个教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无论什么时候,若这一对剧毒的两生花开始在那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玛丽雅姆就会将它们连根拔除。她把它们拔起来,还没拿稳就赶紧将其掩埋。

  15. 她也许会说,你害怕我会得到你从未拥有的幸福,你不想我幸福。你不想我过上好日子。心灵狠毒的人是你。 这是此时此刻15岁的玛丽雅姆内心的独白,她始终不明白为何父亲要让她们母女住在这个小村子里,而不是和她的手足一起生活。她不明白为何娜娜总让她学会忍耐。在女性处于卑微地位的阿拉伯国家,也许忍耐是她们唯一能做的。

8. 千阳都有什么民间传说

以前,西府地区民间口头语中有句俗话:“千阳县,四里半”。许多人误以为是说千阳地域狭小,实际上这句话概括了明末清初千阳县的一段悲惨历史。

“乡里乡党”是人们的日常口头语,表示对生长在同一地方人的亲热关系。但在过去,乡、里、党等字的含义和现在的村、组一样,属于行政区划的名称,不同的是古代对乡、里、党有固定的数量标准。如隋朝时,规定居住达到25户人家的村子为l里, 100家以上的村落为1党。唐朝时又规定100户为1里,5里为1乡,里、乡、党等设置一定的头目,负责对所辖百姓造册登记,建立户籍。这样,大大方便和加强了封建社会对广大农村的管理。明朝建立后,里的单位稍大了些,规定110户为1里,千阳共编有3乡15里,这3乡是敬信乡、怀德乡、安上乡;15里有敬信乡的郭下里、中作里、付原里、冯坊里;怀德乡有龙泉里、黄里里、歇马里、楚作里;安上乡有龙槐里、草碧里、安化里、留坊里、林潜里、三泉里;后续补雪白里。按100户1里计算,当时千阳县大概有50户,人口3万多。那时明朝建立不久,封建统治者相对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千阳呈现出了人丁兴旺的局面,县志记载“户口繁衍,山谷人满”。

到了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千阳位居陕西与甘肃的关隘要塞,战争频繁,差役沉重,百姓深受其苦。崇祯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1639~1641年),陕西连年特大荒旱,千阳连续几年粮食歉收,严重时竟颗粒不获。在巨大的灾害面前,百姓如霜杀秋草,哪里有一点抵抗能力,野草树皮成了救命之物。如此,饿死逃亡之人不计其数。《千阳县志》记载:“连旱,饥,人相食,野断人烟”。饿殍盈野、村庄荒凉、人去房空。当时,由于受灾地广,地方统治衰败,无力赈灾。有些里有名无实,仅存几人,但统治者仍按15里的编制征收赋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大灾之后幸存下来的穷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江苏江都县进士王国玮出任千阳知县。他四处体察民情,看到村落废弃,田地十有八九荒芜,灾后一片民不聊生的败落景象,深感数年天灾,百姓已如大病初愈,弱不禁风,而超重的赋税,更使百姓雪上加霜,他便果断地实施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一方面招抚流落外地的难民回家,供给他们耕牛、种籽,免除他们的差役、赋税,鼓励垦荒耕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重建家园;另一方面,缩编乡里编制,对人口重新造册登记,按实际人口公平合理地纳税赋役,减轻了百姓负担。这次清查出“一里之中仅存一二甲,一甲之中仅存一二丁,甚至全家无人:逃亡殆尽者”,全县仅存363户,1503人,偌大—个县竟不能编满5个里。最后,王国玮勉勉强强把顺化里、洁白里合为一里,加上尊敬里、仁孝里、和睦里凑成四里,另外,将旧卫所编为半里。这就是“千阳县,四里半”的来历。

“千阳县,四里半”。这一句普普通通的俗语,是千阳历史上最衰败时期的写照。透过它,我们可以寻找到封建王朝统治下,人民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苦受煎熬,挣扎求生的悲惨迹象。